利用公路运输灵活性强的优势,在中老铁路沿线的货物集散点,将钢材通过公路短驳至铁路货运站,或者在目的地利用公路进行 “最后一公里” 配送,提高运输效率,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。例如,在老挝的一些没有铁路直接到达的地区,先通过铁路将钢材运输到距离较近的站点,再通过公路运输到目的地。
如果条件允许,探索利用澜沧江 - 湄公河等水路运输资源,将钢材先通过水路运输到合适的港口,再通过铁路转运,降低全程运输成本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方式需要解决好货物装卸、转运的衔接和时间成本问题。
根据钢材的运输量和运输需求,合理规划列车编组,增加每列火车的运载量,减少列车的开行次数,从而降低单位运输成本。同时,优化列车的调度和运行计划,提高列车的正点率和运行速度,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。
积极寻找老挝及周边国家的返程货物,如农产品、矿产品等,提高列车的双向载货率,降低空车返回的概率,从而分担运输成本。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加强与老挝当地的企业和贸易商的合作,建立稳定的货源渠道。
以上就是“降低中老铁路钢材运输成本的方法”的全部内容